近幾十年間全球糖尿病發(fā)病率上升趨勢明顯,隨著患病人數的增加,糖尿病并發(fā)癥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關注糖尿病足,干細胞療法新思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和下肢遠端神經的異常,引起足部缺血、感染、潰瘍與深層組織破壞的一種病變,具有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據資料統計,糖尿病足全球發(fā)病率為6.3%;我國糖尿病患者1年內新發(fā)潰瘍發(fā)生率為8.1%,2015年2型糖尿病足截肢率高達19.03%。
目前臨床治療以保守兼外科手術為主,但只能緩解病情,無法修復已受損的血管及神經。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等特點,可促進新血管生成和修復受損神經,干細胞療法在糖尿病足基礎研究與動物實驗中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為臨床應用提供了依據。
干細胞療法對修復糖尿病足的6大優(yōu)勢:
1.來源方便,可從多種組織中獲??;
2.易于分離培養(yǎng)和純化;
3.功能強大,在不同的理化環(huán)境下均適應;
4.可塑性好,無免疫排斥問題;
5.無嚴重不良反應;
6.技術操作簡單,療效顯著。
近年來,國內外的學者已開展多項干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研究,表明干細胞療法對糖尿病足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干細胞療法的可行性研究
研究者多使用間充質干細胞作為細胞研究類種,徐等人采用Meta分析系統評價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對糖尿病足的療效,共納入8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包括糖尿病足受試者276例,其中干細胞組137例,對照組139例。
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間充質干細胞增加糖尿病足潰瘍愈合率,顯著縮小潰瘍面積,改善踝肱指數,提高經皮氧分壓,改善患肢血流情況,特別針對難治性潰瘍效果更加顯著,且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學者認為,干細胞療法可促進糖尿病足傷口愈合,改善局部循環(huán),提高無截肢生存率,證實是糖尿病足有效的臨床治療對策。
2.干細胞療法的移植途徑研究
經研究表明,干細胞療法對糖尿病足多采用多點局部注射法,例如穴位注射療法。穴位注射療法是以中醫(yī)經絡理論為指導,以激發(fā)經絡、穴位而發(fā)揮治療作用的一種獨特療法。王等學者采用穴位注射療法治療46例糖尿病足并隨訪,所有受試者潰瘍部位均在3個月內愈合。其中1個月內愈合24例,占52.17%;2個月內愈合16例,占34.78%;3個月內愈合6例,占13.04%。
將穴位與干細胞療法結合一起,可增加干細胞在穴位存留的時間,充分發(fā)揮其綜合效能,以達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經氣流暢、代謝增加、營養(yǎng)加強等目的,加速組織修復。
綜上,干細胞療法對糖尿病足已取得了確切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干細胞療法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